第92章(2 / 2)
顺利,每封信都会跟她分享自己的进步。
交笔友也是她从姜琳的进步中看到的机会,交一个北燕的笔友不光能开拓他们的视野,还能把学过的字用起来。
她写信给林培淑和姜琳,找一些感兴趣的学生和扫盲班结对。
为了学员们和笔友交流,她鼓动刘爱玲把基地图书馆的词典带出来,试图说服村长斥巨资给村民也买一本。
村长宁死不屈:“我们村委会一年才多少经费,没得商量!有它没我,有我没它!”
事实证明,成事者不会抱怨条件的艰苦,只会创造条件。
五月底,姜琳和林培淑各自寄过来一份学生联系方式,村民和军属抽签,一半的人抽上了笔友。
这下,一切都脱离了村长的管控。
不会写的字,就从报纸上找,从说明书上找,找不到的,等下一次上课从刘爱玲手里的词典找。
那叫一个狂热,那叫一个如痴如醉。
用村长的话说,连活都没心思干了。
一次两次,刘爱玲实在忍不住了,拍桌子决定:“这本词典我们基地出了,村长你给我管好!”
一本词典3块钱,还得搭书票,村长得了便宜不卖乖,乖乖收进了他书桌里。
但随之而来带来的变化也是巨大的。
村民们知道了远在北燕的学校是什么样的,也知道了什么叫电影,什么叫电视机。
叫苏林瑾最意外的是,她收到了金曼匀和蒋云落寄给她的包裹和信。
蒋云落在信里说,林培淑原本只是托她问,系里的学生愿不愿意和滇南山区的扫盲班结对。
学校的领导正巧路过,听到了林培淑的话后觉得很有意义,大手一挥让全校工农兵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。
先前她收到的应该只是第一批,后续还有一批。
除此以外,蒋云落给她寄了几本书,有介绍滇南历史的书,也有十年前滇南考古的文献和论文。
【你在做的事非常有意义,希望我的资料能给你帮助,除此以外需要什么,你可以写信告诉我。】
金曼芸寄过来的东西更叫她大吃一惊,居然是她那数学系教授儿子以前上高中时候的笔记!
数学大拿的笔记,她何德何能啊!
笔记封面下夹了一页纸,和蒋云落完全不同的潇洒字体写着:【小友,听说你醉心于数学的研究,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,如有困难可联系我,电话xxx-xxx。】
这是什么美丽的误会?
她高低得写封信把陆征介绍给他,他才是那个“醉心于数学研究”的种子选手!
看来金曼匀的孩子都已经平反,学术圈正在慢慢回到正轨。
那高考的消息是不是也快了?
虽然决定不参加今年年底的考试,但能亲身经历这样的历史时刻,还是让她暗暗兴奋。
五月底,滇南最美的季节之一,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如云霞一般壮美。
正当苏林瑾暗自筹划给所有学生放个假,她也好履行说了很久的郊游计划时,姜望接到了紧急通知,配合当地部队执行边境任务。
这次的任务不一般。
虽然姜望什么都没告诉她,但她从基地陡然变得紧张的氛围中,知道这次的任务非同小可。
如果没有危险,怎么可能一连好几天夜幕降临之后,会有全副武装的车重重碾过旁边的通道?
如果没有危险,这个人怎么会出发前不知疲倦地要她?
很快,苏林瑾收到了林培淑寄来的第二批大学生名单。
扫盲班人人有笔友,甚至有的人交了两个,一个小学生,一个大学生。
村长颇有些骄傲地找刘爱玲商量:“我们隔壁坝上也想办扫盲班,你看看……”
刘爱玲哼:“他们村的村长舍得买词典吗?”
村长脸红:“可以借我们的嘛……哎呀呀,刘主任,你不知道我们农民买书很难的嘛……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