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4章 身后事(2 / 3)
姓都是眼皮一跳,有了不好的预感。
&esp;&esp;果不其然,默默数着钟声,那是帝王殒命的丧钟。
&esp;&esp;太后去了!
&esp;&esp;仅仅过去半个时辰,陛下去跟着去了。
&esp;&esp;一日内,大魏帝国痛失太后和陛下,此乃国之不幸啊!
&esp;&esp;朝臣和命妇们,纷纷换上朝服,启程进宫。
&esp;&esp;又是太后的丧仪,又是皇帝的身后事,接下来怕是要忙到脚不沾地。
&esp;&esp;三位辅政大臣,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皇宫。
&esp;&esp;他们首先确认皇后和皇子的安危。
&esp;&esp;皇子可是唯一的独苗苗,万万不能出事。
&esp;&esp;崔植崔大人,作为百官之首,第一个上前劝解皇后燕云琪。
&esp;&esp;“娘娘保重!陛下过世,举世悲痛。陛下留下的遗诏,依着娘娘的意思,是现在就宣布,还是另外挑选时间?”
&esp;&esp;燕云琪擦拭着眼泪,问道:“百官都到了吗?若是人到齐了,就一并宣读吧。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。”
&esp;&esp;“娘娘言之有理。百官基本上都到了,不如一炷香之后,老臣会同其他大人,一起取出陛下的遗诏。”
&esp;&esp;“有劳崔大人,一切都听你的。陛下的身后事……”
&esp;&esp;“娘娘放心,太后和陛下的身后事,礼部会同少府,一定会妥当操办。保证不出半点错漏。”
&esp;&esp;“本宫信你们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百官到齐。
&esp;&esp;费公公露面,拿出钥匙,取出遗诏。
&esp;&esp;一切早已经安排妥当。
&esp;&esp;现在只是走程序,确保每一道旨意在程序上合法合理,旨意上的内容得到确认。
&esp;&esp;皇子萧焱继承皇位,皇后燕云琪被册封为端敏太后,是为摄政太后。
&esp;&esp;三位辅政大臣……
&esp;&esp;甚至就连陶太后死后谥号,都做出了安排。
&esp;&esp;礼部第一时间确定新帝登基时间,三日后,黄道吉日,适合登基称帝。
&esp;&esp;各类印章,皇帝印玺,传国玉玺,都交给端敏太后燕云琪。
&esp;&esp;纵然有人质疑陶太后和皇帝,怎么偏偏同一日,相隔半个时辰离世,未免太过巧合。
&esp;&esp;甚至有人,想要请太医出面,询问两位的死因。
&esp;&esp;这一切,都被三位辅政大臣轻松化解。
&esp;&esp;他们措辞严厉,神情肃穆,“陛下薨逝,尔等不仅没有半点悲痛,反而还要质疑太后和陛下的死因?你们想干什么?成心想要挑起内讧吗?莫非接下来还敢执意圣旨真假?荒谬绝伦!”
&esp;&esp;“何止荒谬,简直是大逆不道!”
&esp;&esp;“尔等心中还有没有君父?”
&esp;&esp;“陛下薨逝,新帝继位,若是还有良心,就该好好想想如何辅佐新帝。”
&esp;&esp;三位辅政大臣,你一言我一语,就将提出质疑的朝臣给干趴下。
&esp;&esp;他们三人既然表了态,其他朝臣的意见已经无足轻重。
&esp;&esp;陶太后和皇帝,相隔半个时辰过世,当然有古怪,有嫌疑,巧合得令人不得不去怀疑。
&esp;&esp;哪又如何?
&esp;&esp;难道还真要指责皇帝弑母?让皇帝背负千古骂名吗?
&esp;&esp;真要捅破了这层窗户纸,纵然萧成文死后千百年,都会被人拉出来鞭尸。
&esp;&esp;他们这些朝臣,何尝不会背负骂名,何尝不会死后被人鞭尸。
&esp;&esp;天子无过错,一切过错都是臣子。
&esp;&esp;陛下行险,或许陶太后的死果真有蹊跷。
&esp;&esp;但,至少他们这一批臣子还在朝堂上站着的时候,就不许人翻出这笔烂账,更不许捅破窗户纸。
&esp;&esp;这个想法,从确定皇帝命不久矣那天开始,凌长治,石温,崔植三人就有了默契。
&esp;&esp;没有人开口提一句,甚至都不曾提过陶太后这个人,只需一个眼神,都是成精的人物,自然明白其中含义。
&esp;&esp;陛下所作所为,他们默默看着,不发表
↑返回顶部↑